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
由于是与同伴穷游,加上其游览价值不大(其中温泉比较有名)。我们选择在其四周游历一番,随后去爬了华清宫背后的骊山。大家知晓骊山,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曾在此建立其行宫-阿房宫。其实它在近代也有重要意义。内战时期,骊山为当年老蒋临时设立的陕西剿共办事处所在。而西安事变也是发生于此!兵谏亭屹立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 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从阿房宫到长恨歌再到西安事变。这个地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痕迹!
兵马俑的排兵布阵均按照秦朝正规军的排列。先头部队前三排均不着铠甲,名为敢死队,多为监狱死囚,后为正规军。死囚若能奋勇杀敌,不仅能重获自由,更有可能加官进爵,但秦对逃兵的惩罚也很严重。若胸口中箭则赏,背部中箭则无论理由斩立决!
秦俑可用三个字形容:”大多精“秦俑的身高为176-192cm。兵种多。容貌竟无一人雷同。能达到这种地步除了当时能工巧匠技艺精湛,也赖于当时的苛政峻法。古代很多学问都是我们至今用科学无法解释的,比如那盗墓。
除了威震四方的一地下军阵,在秦始皇陵陵园内有着一支“地下娱乐杂技团队”,这就是“百戏俑坑”。 此次新发现的陶俑均分布在第三过洞,陶俑大部分上身不穿衣服,只有两件上身穿着衣服,衣服上镶嵌着直径3.5厘米的圆泡,8个一排。每件陶俑都有彩绘,衣服上的颜色有红、紫、黑红相间的纹饰,肤色以粉色为主。从造型上看,此次新增的一种姿态为半蹲式。其中一件“巨人”俑非常夸张,不算头部,仅身高为2米2,脚长32厘米。“如果算上头部高度,这个陶俑身高就要达到2.5米,堪称秦代的巨人,这个陶俑脚掌也相对其他陶俑显得较大,换算到现在的概念大概有54码。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明太祖称帝秘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当今的我们仍有启迪作用。可惜的是,长安的宫殿被楚霸王烧毁,不复存在。
其实城墙上的通道是有一定倾斜(向城内方向倾斜),这样既方便排水,也印证了古话“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如今,几千年前的长安古城墙与现如今的西安大都市已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站在城墙上,一阵风袭上来,恍惚间,看到了楚汉大旗在招展,是非成败转头空,英雄无言。